在平凡日子的忙碌节奏里,总有一些小期待能点亮生活的角落,就像等待了快一个月的 MacBook Air终于到货了,虽说手头的旧 MacBook Air 还能勉强应付,但随着系统和应用不断更新以及工作资料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,硬盘空间早已捉襟见肘,之前安装的扩展卡也只是杯水车薪。
包装简单环保,其实快递过来时外面还有一个包装箱。
MacBook Air 的包装盒依旧是简约的白色风格,正面依然是展开成电脑侧面图,侧面除了熟悉的苹果 logo 外,还有 “MacBook Air” 的字样,简洁而大气。
相比我的上一台,包装盒稍微小了一点,更显得精致,而正面的电脑则由关拢改为90度打开的样子。
此次依然选择了我喜欢的银色,打开包装盒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台崭新的 MacBook Air 13.6 英寸笔记本,用一层白色的保护纸轻轻地包裹着。电脑上的苹果的Logo镜面设计,不过没有旧机开机时logo会亮灯效果。
取出电脑,下面依次摆放着30w充电器、C to C充电线材以及保修卡和相关手册。
35w电源适配器的体积相比之前的款式有了明显的缩小,采用了光滑亮面的白色聚碳酸酯外壳设计,连接面边缘圆润过渡,手感温润如玉。这对于经常需要携带外出的我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。它采用了磁吸式充电接口,不仅方便快捷,而且在连接时会有清脆的 “咔哒” 声,给人一种精致的使用体验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适配器由原来的接线改为了双USB-C接口,这样同时也方便我的手机充电了,另外收纳起来也更方便。
充电线材为 USB-C 转 MagSafe 3 连接线,采用高密度编织线,耐磨耐用,长度约为 199cm。
将目光重新聚焦在笔记本上,MacBook Air M3 延续了苹果经典的一体式铝制机身设计,不仅坚固耐用,而且质感十足。这款笔记本的厚度薄至 1.13 厘米,重量仅约 1.24 千克,拿在手上非常轻便,随身携带毫无压力。13.6 英寸的 Liquid 视网膜显示屏占据了机身的大部分空间,窄边框的设计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震撼,视觉效果非常出色。500尼特的亮度、P3广色域以及原彩显示技术,使得屏幕色彩饱满、细节丰富,无论是观看高清电影、编辑图片还是进行日常办公,都能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。位于屏幕上方的刘海屏中,配备了 1080p FaceTime 高清摄像头,能够满足用户在视频通话、在线会议等场景下的需求,拍摄出清晰、细腻的画面.
MacBook Air M3 的左侧有两个雷雳Type C端口以及一个MagSafe 3充电端口,右侧则拥有一个具备高阻抗耳机支持功能的 3.5mm 耳机插孔(对于习惯了无线耳机的我来说比较鸡肋,也许收藏已久的随iPhone4配送的耳机有用武之地了)。
比较遗憾的就是没有USB端口,这意味着无法直接使用我现有的U盘和带的USB接收器的鼠标等外接设备,当然之前那台电脑的扩展卡也用不了啦,以后不得不加购一个多功能转接器了。
配备了剪刀式结构背光妙控键盘,拥有 78 个 (ANSI) 或 79 个 (ISO) 按键,包括 12 个全尺寸功能键和 4 个方向键呈倒 T 形排列,按键手感舒适,反馈力度适中。而苹果的触控板更是一大亮点,相比其他笔记本的触控板更加顺滑好用,可实现精准光标控制和压力感应功能,支持用力长按、加速控制、压力感应绘图和多种多点触控手势。
我这款搭载的是苹果的M3芯片,拥有 8 核中央处理器和最高达10核图形处理器,配备了16GB 统一内存和 512GB SSD存储空间,这样的配置目前已经能够满足我的日常的使用需求。出厂搭载的 macOS Sequoia 15 系统,与 M3 芯片和硬件完美融合,系统运行稳定流畅,界面简洁。
欣赏完外观细节后,按下了电源键,伴随着苹果 logo 的亮起,熟悉的开机音乐响起,MacBook Air 正式启动。首次开机的设置过程非常简单直观,根据屏幕上的提示,选择了语言、地区、网络连接等基本设置,然后使用Apple ID 登录,系统便自动开始同步我的各种数据和设置,如 iCloud 中的文件、邮件、联系人等。本打算直接用自带的“迁移助理”把之前电脑的数据迁移过来的,连接后发现因为数据太多,有点慢,另外也担心有些应用不兼容(芯片不同),于是放弃了,干脆用移动硬盘COPY了。
MacBook Air M3就像是我工作和生活里的新伙伴,能帮轻松搞定日常办公和休闲娱乐。和旧笔记本比起来,速度快了不少,最最主要的硬盘空间也大了,以后处理工作、看剧玩游戏都更畅快了。有它在身边,日常的琐碎工作仿佛也将变得有趣起来,期待着和它一起度过更多充实又美好的时光。